对话deep seek:普通中国人怎么移民美国?居然得到这样的回答...

发布日期:2025-02-20

最近,国产AI平台Deepseek在朋友圈中刷屏,各行各业都在热议它的强大功能。作为一名移民行业从业者,我决定亲自体验一下,于是抛出一个困扰无数人的问题:“2025年,普通人如何移民美国?”本以为能得到一些模糊不清的回答,结果这AI的回答让我差点把手中的茶杯打翻——它给出的移民方案,简直让传统行业的某些“老玩家”措手不及。


pexels-daniel-frese-2984224.jpg

EB1A:普通人也能走的高端通道

首先是一个让很多中产家庭眼前一亮的移民路径——EB1A杰出人才移民。听起来像是为诺贝尔奖得主准备的通道,但Deepseek却指出,许多“普通人”也能通过这个途径获得绿卡!


它解释说,EB1A的重点不在于你是否家喻户晓,而是要看你是否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获得了“持续的国内或国际认可”(sustained national or international acclaim),并且符合移民局规定的十项标准中的至少三项。


比如曾有一位经营火锅店的朋友,他凭借“九宫格涮煮法”专利和三家连锁店的业绩,成功拿到绿卡,带着全家一起移民美国。关键是要把自己的专业成就转化成美国社会能够理解的价值,譬如设计的汉服在海外电商平台热销,或者自创的少儿编程教学法被当地学校采纳,甚至还有跳钢管舞的舞者通过这个项目获得了绿卡。这个通道的潜力,简直让人惊叹!

NIW:国家利益豁免,低调但强大

接下来是NIW(国家利益豁免)方案,这是很多移民中介都解释不清的移民途径。Deepseek却给出了清晰的解释:NIW不需要雇主担保,也不要求你是行业顶尖人物,关键是要证明你的工作能为美国带来实质性的好处。


重点不在空谈“促进中美文化交流”等含糊其辞的说法,而是要通过具体证据证明你的专业技能和未来规划如何能帮助填补美国社会的某些空白,或者解决实际问题。


换句话说,这个项目的精髓在于,你需要像写商业计划书一样,将自己的专长与美国的需求精准对接。

EB3:移民门槛低,排期长,但值得等

最后是被称为“移民界的拼多多”的EB3非技术类移民。这个途径的门槛低得令人震惊:18-45岁、身体健康、没有犯罪记录、没有吸毒史和传染病史,几乎涵盖了80%的普通人群体!


不过,有个缺点就是排期较长。对于中国大陆申请人来说,从递交申请到入境美国可能需要等待约8年。这个漫长的等待期确实劝退了不少人,但如果仔细算算,当前申请人的孩子刚上小学,等排到时正好能去美国读高中。这个时间差对很多家庭来说反而是个优势。


而且,排期是动态的,未来几年很可能会加速。与此同时,等待的这段时间还可以在国内安稳工作、积累资金。


具体来说,EB3要求申请人在美国入境后需要为担保该项目的雇主工作一年。常见的岗位有餐厅服务员或流水线工人。虽然这些工作听起来不算高大上,但时薪15美元(约合人民币108元)比国内同类工作要高出三倍。夫妻俩一起去,每月收入可达4.3万人民币,一年就能把办理费用赚回,还能有余。


更妙的是,这些岗位往往是在低温环境下操作,避免了语言障碍,也因技术门槛较高而筛掉了美国本地求职者,完全符合移民局“找不到美国人做”的要求。


不过,这个项目的最大挑战是雇主的稳定性。有些中介合作的农场主或小企业可能在明年就破产了。因此,选择靠谱的中介和雇主至关重要。

我们作为一家深耕十年的老牌机构,手中有独家资源——比如一家自2005年开始稳定接收中国工人的鸡肉加工厂,甚至在疫情期间也没有断过合作。选择合适的雇主,能让整个移民过程更加顺利。

事实证明,移民的关键在于“认清现实”

可能很多人会感到不解:“去美国做流水线工人图什么?”但Deepseek最终给出的数据,却让这一切变得更有意义:2023年,通过EB3获得绿卡的中国人中,43%来自三四线城市的普通职工,28%是个体工商户,真正来自一线城市的白领却不到10%。


这似乎证明了一个残酷的事实——移民的成功,从来不是看谁更优秀,而是看谁更早认清现实。


当北上广的精英们还在纠结雅思7分和百万存款时,可能老家小学学历的装修工老王已经和妻子孩子在俄亥俄州的加工厂里工作了三年,现在刚开了一家中式炸鸡店。


美国的移民体系,就像一个精妙设计的漏斗,EB1A是奢华版,NIW是定制款,而EB3则是那个朴实无华的收纳盒。它不在乎你是否有光鲜的职业背景,只要你愿意踏实走流程,最终一定能拿到绿卡。


下次再有人吹嘘“百万投资移民”,不妨笑着告诉他:“你这钱足够让二十个家庭通过EB3移民了,要不咱们组个切鸡肉互助群?”

经验就是一切

Experience is Everything

  • 扫码微信
    预约评估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