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22年美国EB-5投资移民新规正式实施以来,这一项目在中国投资圈迅速升温。尤其是对于想要快速合法留美的人群而言,EB-5新法案无疑提供了宝贵窗口。新政下,最受关注的便是“双递交”(Concurrent Filing)政策。通过该政策,申请人可以同时提交I-526投资申请和I-485身份调整申请,同时递交I-765工卡申请与I-131回美纸申请——这两者合一后形成的Combo卡,又被称作“小绿卡”或“准绿卡”,让人在等待绿卡期间,便可合法在美工作、学习和自由出入境。
我们的部分客户,已在递交后3到6个月内顺利拿到Combo卡,实实在在感受到政策带来的便利。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申请“双递交”的前提条件是——申请人必须人在美国境内。
一、谁适合“双递交”?
以下人群尤其适合利用该政策:
1. 在美留学的中国学生
涵盖持有F类或M类签证的中学、大学、硕士及博士生,以及已毕业正在持有或申请OPT工作许可的学生群体。
2. 已在美国工作的中国人群
具体包括:
OPT实习期间的毕业生
持OPT在美从事全职或兼职工作的学生
未中H-1B抽签、但仍希望留美工作的毕业生
H-1B签证持有人
L-1A/B、TN、E-1/E-2/E-3、O类、P类、Q/R类工作签证持有人
二、90天内拿“小绿卡”虽诱人,EB-5投资却并不简单
本质上,EB-5就是一场以投资换取身份的商业模式:投资人将资金注入美国合规项目,项目为美国创造就业机会,政府则为投资人及其家属发放临时绿卡,符合条件后再转为永久绿卡并返还投资款。理想状态下,拿绿卡+资金安全返还,才算圆满结局。但通往绿卡的路,远没有想象中平坦。
常见“踩坑”警示
01. 申请阶段陷阱
随着美国移民局对EB-5审核标准的不断收紧,项目资质、申请材料的完整性与规范性成为影响成功率的关键。不少人误以为资金雄厚即可无忧申请,实际上,最具挑战性的环节往往是“资金来源解释”。
移民局会追溯申请人的资金积累路径,哪怕资金来自房产出售,也要详细解释当初购房资金的来源。资金链不清晰,很可能被拒。
02. 排期风险
虽然目前EB-5新政下部分类别无排期,但随着申请人数量持续攀升,案件积压迟早会带来新的排期问题。别被“无排期”字面意思误导,真正的窗口期稍纵即逝。
03. 项目选择陷阱
投资项目的安全性直接决定了绿卡和资金的保障。然而历史上的教训屡见不鲜:
2015年,某商业住宅项目资金链断裂,200多位中国投资人损失惨重,涉资超1.25亿美元;
2021年,纽约某大型项目卷入欺诈案,涉及资金高达2.29亿美元;
还有更大项目,资金损失甚至超过4亿美元。
这些暴雷的根本原因总结如下:
资金结构混乱
银行贷款未落实
缺乏明确还款顺序
开发方经验不足
抵押保障薄弱
保险担保缺失
如何避免踩坑?
选择资历深、案例多、成功率高的区域中心,优选曾成功返还资金的项目;
尽可能投资“债权”型项目,避免股权项目高风险;
确保项目有清晰、合法的抵押品,文件透明;
开发商需有足够自有资金投入,最好不低于总投资额的30%。
04. 投资过程中的隐患
EB-5投资本质上是高投入、高风险的选择,唯有项目安全、绿卡到手、资金回笼三者齐全,才算真正成功。
因此,务必关注以下关键文件:
I-956F批准:这是美国移民局对项目的官方认可,涉及商业计划、资金结构、风险评估及就业创造预期等重要信息;
PPM私募备忘录:披露项目背景、资金用途、投资周期、退出机制、投资人保障条款等,是投资前必须仔细研读的法律文件。
特别提醒:若项目有延期还款、再融资等计划,PPM中必须清楚列明对投资人的保障措施。
EB-5是当前中国家庭快速获得美国合法身份、实现教育与职业规划的重要途径之一。但这条路并非“无脑投资换绿卡”,而是需要严谨的资金规划、项目筛选与风险识别。
趁政策窗口尚在,理性布局,才能最大限度降低风险,实现身份与投资双丰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