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新政下,留学生的身份路径该如何重构?

发布日期:2025-09-18

很多学生把出国留学找工作拿工签转绿卡当作一条顺理成章的道路。但从2025年开始,这条老套路几乎被彻底堵死。H-1B的门槛被抬到了令人咋舌的高度。预计到2026年,申请人数将突破33万,但配额依旧只有8.5万个。更残酷的是,从2025年起,年薪不足20万美元的应届毕业生,连抽签资格都没有。


pexels-pixabay-290492.jpg

 

1. 留美门槛直线飙升:年薪26万美元才算“入场券”


以前,即便工签难抽,至少人人都有资格碰碰运气。可现在,游戏规则彻底重写:抽签资格和薪资挂钩,收入低于Level 3直接出局。

换句话说,除非你能在硅谷拿到26万美元的年薪,或者在纽约投行突破18万美元,否则连报名的机会都没有。
现实是,大部分毕业生即使进了大厂,起薪也不过10—15万美元。有人拿到10万美元的offer,却因为不到Level 3,连申请H-1B的资格都失去了。这不是个别案例,而是整个留美移民路径的系统性转变。



2. 想“慢慢来”?新规不给时间


有家长安慰孩子:刚毕业工资低很正常,先积累几年经验,再冲击高薪不迟。问题是,政策不会等你。

OPT最长只有三年(非STEM更短,仅一年)。你必须在这段时间里把年薪迅速拉升到20+,否则就只能打包回国。更糟糕的是,大多数岗位前两年的涨薪幅度不足10%,离Level 4差得太远。

而且,H-1B政策近两年几乎年年收紧,没人能保证未来不会直接堵死更多通道。

 

pexels-david-iglesias-13356911.jpg



3. 留不下?其实是需要换思路


在当前形势下,移民策略必须彻底升级。与其把赌注压在工签上,不如直接考虑更主动的通道——NIW(国家利益豁免) 或 EB-1A(杰出人才移民)。


为什么越来越多人转向NIW


原因很现实:美国近几年科技、金融巨头频繁裁员,很多公司干脆停止为外籍员工申请劳工证(PERM)。这让依赖劳工证的EB-2EB-3通道几乎走不通。

NIW的优势就在于——无需劳工证,只要能证明工作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就有机会直接获批绿卡,通常在3-4年内完成。

 

4. NIW的核心要点:三大标准


要想拿下NIW,需要满足以下三点:

  • 杰出性(Exceptional Ability):证明自己在专业领域具备高于同行的能力。

  • 国家利益(National Interest):展示工作对美国有实质性、广泛的价值。

  • 价值平衡(Benefit to the U.S.):即使可能走美国本土岗位,你带来的贡献依然大于潜在风险。


听起来门槛很高,但其实完全有办法逐步积累。

 

pexels-pixabay-161963.jpg


5. 如何增强申请竞争力?


提升杰出性

  • 主动参与科研或重大项目,争取在成果中署名。

  • 发表论文并提升引用率,在学术圈或行业会议上刷存在感。

  • 获得奖项、竞赛名次或资助,凸显行业认可。


凸显国家利益

  • 善用STEM优势:STEM相关专业的NIW获批率高达90%以上。

  • 证明影响力超越岗位本身:让成果体现行业或社会层面的价值。

  • 强调国际化独特性:你的跨国经验、技术引入或市场拓展能力,是美国本土人才难以替代的。

 

身份规划要趁早

  • 很多人毕业后才发现:想留,却留不下;回,又不甘心。

  • 问题并不在于美国不需要国际人才,而是规则在不断加码,你必须提前布局。

无论你是在读本科、硕士还是博士,如果没有提早规划移民路径,很可能会在毕业时陷入工签受限、政策突变、求职困难的三重困境。


唯一的出路就是——提前准备,找到更适合自己的身份通道,别等到无路可走才后悔。

经验就是一切

Experience is Everything

  • 扫码微信
    预约评估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