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减负之下,孩子的压力反而更大?

发布日期:2021-10-26

近几年,国家对孩子进行了减负,但减负效果很差,学生课业负担仍然很重,各地家长投诉多,那怎么才能彻底减负呢?最近国家又出台了一些减轻负担的措施,力度之大远远超出许多人的想象。


 

全国先取消辅导班,然后就是对中小学的教学管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包括作业时间、作息时间、测验次数、测验内容等,都有具体的规定,我们来看看:

 

1.  中小学生的作业时间:小学不超过1小时,初中不超过90分钟。


2.     睡眠时间:小学生10小时,中学生9小时。


3.     考试次数:小学一、二年级不得组织书面考试,其他年级不得组织期中考试。中学可以组织期中,期末考试,但不能组织周考,月考等考试。


4.     测验内容:不能超纲、不能出偏题等。

 

 

若能真正做到这一切,可以说学生负担绝对可以降低。但面对如此疯狂的减负,有些父母的压力反而更大。为什么呢?

 

父母的理由也很简单,减轻负担那么大,但是中考还是50%的升学率,没有改变什么呀。要是一个小孩不能上高中怎么办?这些孩子谁来负责?校内如此减负,家长如果也这样减负,不是害了部分孩子?

 

首先,大家都想为孩子减负,让孩子有个快乐的童年,但是中考呢?没高分数可以上中学?


孩子该不该学业过重?肯定不该如此,所有的父母都希望孩子的童年能够轻松快乐。但是,小学很容易,中考又会怎么样?一、二年级可以不用考试,但是三年级怎么办?等到孩子三年级的时候,才发现孩子什么都没做,这是否太晚了?现在我们的教育还是以成绩论英雄,高考录取只看分数,少一分也没有办法。假如一味地为孩子减负,等孩子高考成绩很差时,还有补救的机会吗?

许多父母说:真的太难了,给孩子减负,怕耽误孩子的前程;不给孩子减负,孩子又太累了。

 

其次,尽管全国都在减少负,但是中考科目却一直在增加,孩子们的负担怎么能减轻?


尽管我们的教育一直在为孩子们减负,但实际上中考却是在增加,这几年,我们发现中考的科目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多。先是体育被列入了中考,并且分数还在不断提高,据说2023年的美育也将被列入中考,一些地方还宣布将书法列入高考。那么多学科的孩子要学习,而且要学的很好,孩子们怎么能减少负担?学哪一科不需要时间和精力?一面喊着给学生减负,一面考试的题目越来越多,家长也在想:难道孩子就是天才,不用学习就可以了?

减的越彻底,父母的压力就越大,因为孩子的学习可能更加依赖家庭教育。


例如取消辅导班,对父母来说是一大考验。有的父母素质高,能够辅导孩子,当然不害怕;有的父母有钱,可以请一对一的名师辅导,也不怕。但又没有钱和能力去辅导孩子的父母吗?会不会更加焦虑?例如各种各样的减负,也是好事情,孩子们当然轻松了。但小学比较容易,初二就容易了,初三怎么办?不拿分数就可以上中学?这个时候要看家长,家长重视孩子的教育,孩子成绩肯定比较好,反之,那些彻底给孩子减负的家长,估计孩子会惨。

 

移路邦专家观点:

 

减轻负担是件好事,但在中考50%的升学率面前,许多家长都不敢为孩子减负。最终可能造成的局面是:学校狂减,家长疯狂地增加负担,各种一对一辅导业务都比较好,因此父母的教育费用只能增加。

 

要彻底地为孩子减负,除非中考取消,每个孩子都能顺利进入高中学习。否则,在中考的巨大压力下,家长也不会为孩子减负。


经验就是一切

Experience is Everything

  • 扫码微信
    预约评估咨询